close

“合作共贏是世界航運業永不褪色的話題。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下,廣泛合作已成為班輪公司進一步擴大規模、降低運輸成本、提高服務品質以及增強競爭能力的更有效途徑。”日前,中海集運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黃小文在參加第四屆航運科技國際會議時如是說。  班輪公司的昨天  “眾所周知,全球航運特別是班輪業在過去幾十年中的發展是比較快的。”黃小文回顧說,過去幾年,特別在2002年以前,全球班輪業發展相對比較緩慢,船型相對較小。從2003年開始,航運市場呈現整體復蘇態勢,特別是中國加入WTO之後,世界經濟快速發展對交通、物流有更加廣泛的需求,對國際集裝箱運輸市場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撐。這段時期市場運力供求壓力較輕,供需相對平衡。2007年前,雖然受北美內陸運輸成本上漲以及太平洋市場整體下滑的不利影響,航運市場還是經歷了飛速發展的黃金時代,航運市場的火爆導致班輪公司紛紛擴張運力。黃小文舉例說,2002年底,集裝箱船全球全年訂單為119萬TEU,到2004年底,該數字增長為263萬TEU,2005年底則達到426萬TEU,其中34%以上是8000TEU以上集裝箱船。2007年、2008年更是建造集裝箱船的頂峰時期,訂單總數達655萬TEU,這些超大型船舶主要投放東西兩大主幹航線。特別從2007年開始,集裝箱船最大裝箱量達到14000TEU,這種狀況引發了運輸市場的激烈競爭,激化了供求矛盾,從而對市場環境產生了深刻影響。  2008年開始的美國次貸危機不僅導致了美國經濟衰退,而且也影響了歐洲經濟發展。“集裝箱班輪業務首當其衝受到了經濟蕭條的拖累,美歐兩大市場同時陷入低迷,即使中東、澳大利亞、南美、俄羅斯新興經濟體市場仍舊保持增長,也無法消除東西航線貨量下滑帶來的負面影響。”黃小文說,2008年下半年,全球集裝箱船訂單與前兩年相比急轉直下,這反映出航運企業對未來集裝箱運輸市場的信心不足。  2009年,班輪公司經歷了歷史上最黑暗、最困難的一年,全球經濟危機導致運輸需求大幅下滑,供需嚴重失衡,運價大幅下滑,班輪公司承受了巨大的經濟壓力。根據德羅裏諮詢公司統計,2009年全球班輪公司運營總收入比2008年下降了33%,即1600億美元,這個數字回到了2004年全球班輪公司收入水準,這也意味著去年一年全球班輪公司收入下滑抵消了過去4年班輪公司收入的增長部分。2009年比2008年少收入798億美元,其中69%、約550億美元的下降來自平均運價的下跌。“可以說,運價的大幅下滑是導致班輪公司收入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  黃小文表示,自2009年第4季度以來,隨著全球經濟的緩慢回升,集裝箱船運輸市場需求逐步回升,運價有所恢復,市場整體呈現復蘇跡象,2009年第4季度全球班輪公司運營收入為433億美元,環比第3季度上漲了5%,比第2季度高出了7%。“目前已有13家班輪公司公佈了2009年經營業績,大家幾乎用了歷史上最差來描述去年的運營”。這些公司的運營收入大幅下降,幅度在30%-50%,從2008年的微利發展到2009年的大幅虧損,經營利潤在負30%至負10%之間,惡劣的經營環境導致了所有公司虧損,部分班輪公司由於財務狀況惡化而面臨破產重組的局面。黃小文說。  班輪公司的今天  經歷2009年市場困境考驗後,2010年影響班輪市場最主要的因素是全球經濟復蘇。黃小文分析說,從近期公佈的各國經濟資料看,全球經濟呈現出亞洲地區增長快、美國居中、歐洲滯後的現象,因此2010年集裝箱船運輸市場需求會出現小幅增長。最近全球各大諮詢機構對集裝箱船運輸前景紛紛作出預測,預計今年全球集裝箱貿易量會增長5%,如果亞洲出口量繼續增加,運量增幅會超過10%。在運力方面,根據統計資料,截至2010年4月1日,全球共擁有集裝箱船7447艘,總運力為1329萬TEU,其中閒置運力達100萬TEU,占總運力的7.5%;而全球訂單運力為430萬TEU,占現有運力的32.4%。也就是說,除現有100萬TEU閒置運力外,還有430萬TEU的新增運力,其中2010-2011年訂單運力達227艘、260萬TEU。考慮到受船廠推遲交付、船舶改型等因素影響,未來兩年運力平均增幅會在10%以上,今後幾年供大於求的局面會繼續保持。  黃小文預測,由於全球經濟復蘇尚待時日,預計集裝箱船運輸市場整體復蘇最早在2013-2014年實現,班輪公司可能會陷入2-3年甚至更長時期的低谷。同時在市場運輸需求沒有全面恢復的時候,班輪公司需要謹慎投入運力,以縮小供需矛盾,維持市場的穩定。  黃小文說,由於經濟復蘇程度不同,各條航線的恢復狀況有差異,亞洲區域內航線將成為未來全球市場恢復的主要動力,泛亞航線要好於歐洲、地中海地區航線。對應全球經濟回暖的預期,在班輪公司恢復運價的願望推動下,未來2-3年,集裝箱船平均運價水準將有所回升,班輪公司的經營收入將會有所上漲,但仍將面對運力過剩、成本不斷上漲的壓力以及現金流的問題。  班輪公司的明天  針對班輪公司的明天,“合作共贏應該是世界航運業永不褪色的話題。”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下,廣泛合作已成為班輪公司進一步擴大規模、降低運輸成本、提高服務品質以及增強競爭能力的更有效途徑。黃小文表示,目前班輪公司之間的合作正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不僅是公司之間的合作,還有班輪公司與聯盟之間的合作,以及聯盟與聯盟之間的合作。合作的方式也是多樣化的,包括合開航線、艙位互換、碼頭共用以及兼併重組等。在目前69條太平洋航線中,有19條屬於合作航線,運力達到77萬TEU,占該地區航線總運力的30%。歐洲地中海地區有18條合作航線,涉及運力達107萬TEU,占該地區航線運力的43.6%。  截至目前,中海集運已與全球前20位班輪公司中的大部分建立了合作關係,並開展了全面深入合作,發揮各自優勢,取長補短、攜手應對金融風暴和經濟危機對市場帶來的衝擊,穩定了班輪市場。“事實證明,班輪公司之間加強合作可實現規模效益和資源互補,降低經營風險和經營成本,優化航線佈局,共同拓展新的市場,以實現互惠共贏。”黃小文說,中海集運願與同行繼續深化合作,建立長效市場協調機制,避免惡性競爭,共謀未來發展。  隨著經濟全球化發展速度的不斷加快,對班輪運輸服務的全球化要求越來越高,必將成為班輪公司提升競爭力的重要方向。近年來班輪公司從傳統單一的海上運輸向綜合物流服務體系發展,現在衡量班輪公司的競爭能力主要指標不僅考慮船舶總運力,更要考慮班輪公司的綜合物流服務水準。黃小文說,中海集運近年來加強了產業鏈上下游的企業合作,積極延長產業鏈,為客戶提供了延伸服務和增值服務平臺,規避了週期性波動風險,提高了服務水準,尋找到市場新的機會。綠色航運對班輪公司來說,是機遇和挑戰並存。班輪公司如果能在節能減排核心技術領域取得領先,就能取得競爭優勢,反之可能會損害自身發展,中海集運將利用科技節能、管理節能和資金節能來做到這一點。                     (大陸國研網專供,作者:馬寧) 【中央網路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KeeKee 的頭像
    KeeKee

    KeeKee

    KeeK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